图片
生活中的实用心理《5分钟心理学》
图片
配合下方音频阅读,体验更佳。
图片
柠檬心理丨作者
Pexels、Pixabay丨图源
你是这样的吗?
明明很孤独,却对朋友的关心说“我没事”;
线上疯狂刷社交软件,线下聚会找借口躲开;
内心渴望拥抱,却在别人靠近时本能后退。
可能你会产生自我怀疑“我是不适合社交吗?”
其实你只是还没学会“信任被爱”。
今天,我们就聊聊这种「孤独又抗拒亲密」的深层心理原因——
1
你讨厌的不是社交,而是“虚假的消耗”
酒桌上大家都在笑,你却像个局外人;
闺蜜聊八卦时,你内心OS:“好无聊”;
你很享受听别人聊天,却总被问:“你怎么不说话?”
其实你不是“社恐”,而是情绪天线太敏锐。
你能察觉到:
那些客套话里的敷衍;
大家笑脸背后的疲惫;
周围人若隐若现的排斥感……
“宁愿一个人寂寞,也不要一群人的孤独!”
这不是你冷漠,而是你的心在自动过滤低质量关系。
如果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:
你要装得很开心、只能聊毫无营养的话题,回家后感觉更累了。
这样的社交就是在耗损你的能量,你自然想要远离。
对你来说,理想的社交是这样的:
可以安静地一起散步;
有聊不完的话题,沉默时也不会尴尬;
分开时觉得意犹未尽,期待下一次的碰面。
这才是你需要的充电型社交。
↓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↓图片
2
你怕的不是孤独,而是“被抛弃的风险”
一个柠友曾说:
每次朋友想约她出门,她都会说“下次吧”。
但其实她一个人在家好无聊,看到别人热闹的朋友圈,更是羡慕。
这种矛盾的心理,在心理学上叫「回避型孤独」。
事实上:
她不是不需要爱,而是不相信爱会稳定存在。
想象你的心是个易碎品:
放在桌上怕被人碰倒,拿在手里又怕自己摔了。
最后只能选最安全的方案:谁都不给碰,但也永远空着。
这种心态可能与你童年被感情忽视有关。
比如:
父母长期不在身边,或者他们对你的情绪需求总是敷衍:
“哭什么哭?你就是太矫情!”
“我很忙,你自己玩会儿。”
久而久之,你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需求,想要的不会去说,这样虽然孤独,但也不会失望受伤。
如果你想打破自己的这种习惯模式,不妨:
给自己的心开一条门缝。
比如:
朋友问“你最近怎么样”,过去你可能都是回:“还行吧”。
现在不如告诉对方 :“其实有点累……”。
看看是什么样的感受。
3
你在用孤独“保护”过去的自己
有人曾私信我说:
“柠檬,其实我害怕,如果让人走进来,他们会发现:我根本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开朗,而是个无趣又阴郁的人。”
亲爱的,那个蜷缩在角落的“阴郁版本”,才是最需要被你自己拥抱的部分。
因为你不接纳自己的这部分:
所以会投射性认同,预判别人也会拒绝你“靠近我的人都会失望。”
为了让自己内心舒服,你把自己伪装成“我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”。
事实上,你是在自我欺骗。
如果你真得可以一个人过得很好,你就不会莫名地想哭,不会在看到别人热闹的时候,心生羡慕,感觉孤独。
承认自己需要陪伴,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。
对于那个受伤的自己,现在你是成年人了,有能力去治愈它。
你只有先好好接住自己,才能接住别人对你的关心和爱意,不再把别人推开。
如果你需要有人陪你一起探索疗愈自己,可以让我们的专业老师帮你。
↓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↓
♡ 最后,柠檬想说 ♡
如果你现在内心很迷茫,可以试试做一次心理咨询,让咨询师帮助你找到方向。
想要预约的柠友,可以直接关注我们公众号【柠檬心理FM】,回复:咨询,就可以啦。
图片
如果此刻的你有一些烦恼无法解决,或有一些困扰等待解答,可以考虑柠檬心理,我们会为你提供适合你的心理健康服务。
这里的心理咨询师,都拥有20年的咨询经验,擅长不同方向,拥有不同的咨询风格,可与你进行线上/线下1对1心理咨询服务,他们专业、诚挚,且已经准备好。
▼扫码可预约咨询▼
END
更多推荐
图片
总有一本书,能让你在字里行间汲取到无尽的力量,我们通过阅读、分享与交流,让心灵世界得以疗愈和成长。
在【柠檬心理读书疗愈群】,你可以:
☑ 深入探索心理学的奥秘;
☑ 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;
☑ 掌握更多实用的心理小技巧;
☑ 让自己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。
与书为伴,共同成长,加入我们,找到内心的力量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▼扫描立即加入疗愈读书群▼
图片
点个“在看”,关注心理健康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